欢迎您访问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2025年07月15 星期二

高温来袭!别只看气温,这个致命指标更关键!

发布日期:2025-07-15 浏览量:16

字号: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高温不仅直接导致中暑、热射病等急症,还会显著加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甚至诱发急性肾损伤。更可怕的是,我们常关注的气温,并不能真实反映“热”的危险程度。今天,呼市疾控中心带您认清高温真面目!

致命误区:气温≠体感!关键指标是它

——湿球温度(WBT)

1我们感受到的“热”是气温、湿度、通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湿度是隐形杀手!

2湿球温度(WBT):指的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散热效率,具体来说,就是人体通过出汗所能达到的最低体温。

3出汗失效:人体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但当湿度过高,汗水无法蒸发,就像被困在“蒸笼”里,散热失效,体温飙升。

4生命极限:研究表明,当湿球温度达到35°C,就是人类体温调节的极限,静坐、补水也可能致命。更令人担忧的是,湿球温度30.5°C~31.5°C时,人体已难维持体温平衡。全球变暖正导致湿度升高,我们对湿热的抵抗力比想象中更脆弱!

身体报警信号:

正确识别中暑,及时应对!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度、不透风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可致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甚至死亡。老年人、孕产妇、孩子、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

0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尚低于38℃,则属于先兆中暑阶段。

02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未能及时干预则会进展为轻度中暑阶段。此阶段体温会升高超过38℃,皮肤感到灼热,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

03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会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按表现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轻度】热痉挛:

症状:腿部、腹部等肌肉疼痛性痉挛,大量出汗,体温正常或略高。

急救:立即停止活动!移至阴凉/空调处。补充含电解质饮料(如运动饮料),避免咖啡因/酒精。轻柔拉伸按摩痉挛肌肉。

【中度】热衰竭:

症状: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苍白、脉搏快而弱、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肌肉痉挛,体温通常<40°C。

急救:立即移至凉爽处,平卧抬高双腿,松开衣物。用凉湿毛巾擦拭或喷水降温,可用风扇。补充电解质饮料。如症状持续>30分钟或加重,或无法饮水,立即就医!

【重度】热射病(最危急):

症状:核心体温≥40°C!意识模糊/昏迷、抽搐、停止出汗、皮肤灼热发烫、血压骤降、呼吸急促、尿量剧减。多器官损伤风险极高!

急救:立即拨打120!遵循“边降温边转运”,冲突时“降温第一”!迅速脱离热源,脱衣,移至通风阴凉处。

首选冰水/冷水浸泡;次选室温水浸泡、蒸发降温(喷水吹风)、冰敷大动脉(颈、腋、大腿根)、灌胃降温。

核心目标: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C以下!这是抢救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