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2024年12月22 星期日

传染病防制所

呼市疾控中心提醒 加强对猴痘的认识,做好健康防护

发布日期:2023-07-26 浏览量:1950

字号:


7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2023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显示,202362日至6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这一重大信息的披露,让“猴痘”自去年6月“大热”以来再次登上新闻热搜,引发广大市民关注。在这里呼市疾控中心再次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给大家进行解读,提醒广大市民正确认识猴痘,做好健康防护,乐观生活,无需恐慌!

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猴痘不是新病毒致病,而是“老病毒作妖”。1958 年,丹麦哥本哈根某实验室用于实验的猴子爆发水疱病,继而分离出猴痘病毒,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猴痘病毒,「猴痘」便因此得名。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第一例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此后非洲平均每年发现几千例病例,但在非洲之外的地区很少发现。

20225月开始,欧洲、美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723日,WHO宣布将多国猴痘(MPX)暴发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后经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全球应对猴痘工作取得进展,猴痘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23511日,WHO宣布将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国际交流日渐频繁,人员流动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猴痘病例有所增加,特别是亚太地区。对此,国内专家呼吁保持冷静,认为这种疾病大范围传播可能性较低,因为猴痘病毒传播存在一定局限性,猴痘感染基本上不会出现“无症状”,容易辨识且相对容易检测、控制和治疗。

1、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包膜双链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其中包括天花、牛痘和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与天花症状相似,但没有天花那么严重。

11_副本.png


2、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传染源。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监测数据显示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

3、猴痘的易感人群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易感,而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风险最高。

4、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长可到21天。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22_副本.png

5、猴痘的治疗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解除居家隔离。

在此呼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特别是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地的猴痘疫情信息。

①加强健康监测。如有可疑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②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③避免在非洲等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医疗机构做好症状监测医务工作者接诊时如发现就诊人员有疑似猴痘症状,应主动询问其境外旅居史或相关接触史。同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开展采样、检测等工作,按要求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