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健康防护--让思念更“清新”,让清明更“清明”
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量:93
字号:大 中 小
清明将至,慎终追远。这个承载着追思与感恩的传统节日,既是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也是拥抱自然、感悟生命的美好契机。
清明寄哀思
文明祭祀
让思念更“清新”
让清明更“清明”
践行多元祭扫,守护绿水青山
一、践行绿色理念,倡导祭祀新风
倡导以植树绿化、敬献鲜花、踏青遥祭、云端追思、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用全新的理念,为传统节日注入时代的活力,让思念以更纯净的方式延续。
二、爱护环境,守护绿水青山
清明踏青时,请将“文明”装进行囊。垃圾随身走:不随意丢弃废弃物,还自然一片洁净。草木皆有情:不攀折花枝、不践踏草地,用镜头记录春色更美好。节俭寄哀思:避免铺张浪费,心意远比形式更重要。
三、强化防火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清明节前后是火灾高发期,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法规,不在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山林、草地等场所烧纸焚香,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若需焚烧祭品,请选择指定区域,并确保火种完全熄灭。
四、错峰出行,共筑平安清明
清明期间人流集中,倡导市民朋友们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和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同时,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低碳出行。出行配合交通疏导,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清明时节话春寒,健康防护莫轻心
清明将至,春意渐浓,但“倒春寒”仍可能携风雨而至,冷暖交替频繁,易引发感冒、关节不适等问题。呼市疾控中心在此温馨提醒您:
1.关注天气,灵活穿衣
春季气温“变脸快”出行前请留意天气预报,随身携带轻薄外套或围巾,遵循“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方便随温度增减。老人、儿童及体弱者需重点护好头颈、腰腹及足部,避免受凉。
2.饮食温润,增强免疫
此时节宜“省酸增甘”,多食红枣、山药、桂圆等温补食材,晨起可喝姜枣茶驱寒暖身。避免过量冷饮、油腻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提升抵抗力。
3.适度运动,谨防风寒
踏青郊游时,建议选择午后气温较高时段,运动量力而行,以微汗为宜。出汗后及时擦干,切勿贪凉脱衣或久坐阴凉处。过敏体质者外出可佩戴口罩, 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防范花粉、柳絮,准备必要的抗过敏药物。
4.特殊人群需留心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早晚低温时段外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湿度适宜。若出现持续鼻塞、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清明时节,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们以鲜花寄哀思、用云端传牵挂,在文明祭扫中守护绿水青山,让传统与生态和谐共生。对环境保护与健康防护意识的提高,恰与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理念不谋而合。清明踏青时,我们舒展身心、拥抱春光,洁净的空气、绿色的环境,正是健康生活的根基,而关注卫生习惯、预防春季疾病,则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从祭祀先人到珍视生命,从爱护环境到关爱健康,清明与世界卫生日的交融,让我们在传承中看见责任。愿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在祭扫追思、踏青赏春时,收获健康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