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十问
发布日期:2021-12-27
3647次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十问
一、什么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病毒。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潜伏期是多长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人群易感性如何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诊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符合病例:在夏秋季,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3小时或1-2天潜伏期,急剧发病或暴发流行性、传播快的急性结膜炎或者角结膜炎,具有结膜高度出血、水样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结肿大,部分伴有角膜上皮性病变等特征。
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起病急,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表现有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等情况)。
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预防
1.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使用流水。
2.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
3.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4.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方法预防眼病。
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隔离和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度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是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病人,对病人采取隔离,防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是极其重要的。隔离期至少7-10日。
病人洗脸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污染物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角膜无基质浸润,一般无后遗症。病期休息有利于隔离与康复。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抗生素滴眼剂仅用为预防细菌感染。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