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这份饮用水安全指南请收好!

发布日期:2025-07-28 46次

汛期来临,暴雨、洪水等灾害频发,不仅会冲毁道路、房屋,还可能污染我们的饮用水源。喝上安全的水,是汛期保障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今天,就来聊聊汛期如何守住“饮水安全关”。

一、汛期,饮用水为啥容易出问题?

洪水肆虐时,各种污染物会趁机“入侵”水源:

1.地表的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洪水裹挟,流进河流、水库等水源地;

2.农田里的农药、化肥被冲刷入水体,造成化学污染;

3.淹死的畜禽、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可能导致细菌、病毒滋生,引发生物污染;

4.供水管道被洪水冲断、浸泡,也可能让污水渗入,污染自来水。

二、居家饮水:这3点要牢记

01自来水:先观察,再使用

若自来水出现浑浊、异味、颜色异常,立即停止饮用,也不要用来做饭、洗菜。及时联系自来水公司,确认水质是否安全。


02储水:选对容器,做好防护

提前储备干净的饮用水,优先选择瓶装水。若用桶装或罐装储水,容器要提前用沸水烫洗消毒,储水后加盖密封,放在阴凉、干燥、远离污染物的地方。储存的水建议尽快使用,避免二次污染。

03自制“安全水”:煮沸是关键

若只有未经过处理的水源(如井水、河水),必须彻底煮沸后再喝。煮沸时间保持10分钟以上,能有效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不建议直接饮用过滤壶过滤的水或未经处理的地下水,过滤设备可能无法去除所有污染物。

三、外出或受灾时:这些情况要警惕

01洪水过后,路边的积水、不明水源千万不能喝,哪怕看起来清澈,也可能含有大量病菌或化学物质。

02若被困,优先饮用自带的瓶装水。如无储备,可收集雨水,但需煮沸后饮用(收集时用干净容器,避免接触地面污染物)。

03其他人员提供的饮用水,要确认是经过安全处理的,再放心饮用。

四、这些“信号”要警惕,及时就医

如果饮用了可疑水源,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水污染导致的不适,要尽快就医:

•频繁呕吐、腹泻、腹痛;

•发热、头晕、乏力;

•皮肤接触污水后出现红疹、瘙痒。

汛期饮水安全,细节决定健康。牢记这些知识点,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特殊时期喝得放心、过得安心。


相关推荐

蒙ICP备2021004286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670号 网站支持IPv6
网站建设: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