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氢乙酸钠危害身体健康,已经被禁用了吗?并非如此,这是误读
发布日期:2025-04-10
119次
脱氢乙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简称DHA-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主要通过抑制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来阻止霉菌、酵母菌和部分细菌的生长。脱氢乙酸钠是常见防腐剂,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
2024年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公开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2014版GB 2760历时十载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被2024版GB 2760代替。
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钠调整了使用范围: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的使用规定,并调整了该食品添加剂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1.0g/kg调整为0.3g/kg。(新标准已于2025年2月8日生效),并非全面禁用。
在国际层面,韩国允许其用于奶酪类(≤0.5g/ kg ),美国也曾批准用于南瓜、草莓(≤65mg/ kg ),日本则限定于黄油制品(≤0.5g/ kg ),各国管理差异源于膳食结构而非安全性问题。
此次调整是因为我国烘焙食品消费量激增,需控制累积风险,同时其他防腐剂(如山梨酸钾)可替代使用。目前脱氢乙酸钠仍合法用于腌渍蔬菜、护肤品及药品,合规添加不会危害健康。